工作动态 审计驱动科研管理升级 筑牢特大型桥梁智慧管护根基
审计驱动科研管理升级 筑牢特大型桥梁智慧管护根基

发布时间:2025-09-09

105

在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下,特大型桥梁作为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核心枢纽,其安全运营与智能化管养能力,直接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大局。近年来,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《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》等国家政策导向,前瞻布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、智能养护决策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重点科研项目。然而,此类项目因技术复杂度高、资金密集性强、跨周期风险大等固有特性,实践中逐渐显现经费管控边界模糊、产学研协同机制缺位、成果转化路径淤塞等突出瓶颈,不仅掣肘科研项目的规范高效管理,更阻滞了科研资源效能的有效释放。

审计精准切入:构建全周期风控体系

嘉绍大桥公司党委将科研项目管理纳入年度内部审计重点,对公司2021—2024年科研项目管理情况实施专项审计。本次审计创新采用“四维穿透式”审计法:资金链审计聚焦合规核查,厘清使用边界;技术链审计评估成果匹配,紧扣战略需求;转化链审计诊断协同堵点,疏通转化路径;数据链审计构建防护模型,守护科研资产。

依托“查改同步”机制,针对审计揭示的5方面12项问题,推动修订制订《科研项目管理办法》《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3项制度,优化预算管理、成果转化等7项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科研管理规范化水平。

整改靶向攻坚:打造三位一体管理新范式

针对审计揭示的系统性问题,嘉绍大桥公司构建起覆盖科研全周期的管理矩阵,形成“三位一体”管理新范式:

全流程管控体系筑牢合规底线创新“双轨制”预算管理,划分直接间接费用分类模式,推行清单式组价标准;建立变更分级审批制,量化界定8类常规变更与4类重大调整如超预算10%需重新立项;推行“双报告”验收机制,将决算报告与审计报告作为结题强制要件,实现全周期闭环监管。

成果转化体系释放创新动能构建科研成果“三化”转化路径:明确科技成果转让、许可等5类转化形式的规范化实现方式;制定成果归属认定及再转化规则,实现权益明晰化;探索转化收益奖励机制,实现激励精准化。

协同创新体系强化风险免疫革新科研课题遴选机制,推行“揭榜挂帅+竞争遴选”双轨制;构建标准化科研合同风控体系,在经费监管条款中设定资金分配方案与使用红线,在知识产权条款中明确成果归属与利益分配机制,在风险兜底条款中制定违约情形追责标准。

审计价值转化:驱动科研生态战略升级

通过审计驱动的系统性变革,嘉绍大桥公司科研项目管理实现三大跃升,正加速形成“战略引领—平台支撑—机制保障”的新型科研体系:

“单点合作”到“国家级平台共建”,实现平台能级跃升逐步构建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国家级平台,与交通运输部公学研究院强强联合,成立跨海越江长大桥梁安全耐久与现代养护技术创新研究院,聚焦全寿命周期管养核心技术,贯通“基础研究→技术开发”创新链与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(国家战略科技力量)共建“嘉绍大桥协同创新基地”,打通“成果转化→工程应用”高速通道,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。

“论文导向”到“产业化价值创造”,实现创新效能跃升公司科研项目《在役桥梁拉吊索用耐火抗爆材料制备及设计施工方法研究》取得的实用新型专利“桥梁缆索防火隔热护套”市场前景广阔,近期交通运输部《公路安全韧性提升技术指南》已将“主缆、斜拉索或吊杆(索)等受车辆火灾影响的缆索体系结构桥梁”列入安全韧性提升的范围,目前已与北京、山东、浙江等多个桥梁管理单位达成合作意向,有望形成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点。

“技术跟踪”到“原创型技术策源”,实现研发效能跃升近期,公司科研项目《融合无人机与AI大模型的特大桥结构高精度检查与运维决策关键技术试点应用》入选2025年交通运输部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检试点,为行业提供“无人机高精度建模+AI智能病害识别+数据驱动运维决策”的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范式,较传统方式可降低成本50%以上,提升效率5倍以上,撬动年规模达千亿级的全球公路检测市场。